首页/ 专题专栏 /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/ 正文

赵镈:死了我一个,会有千千万万个人站起来

来源: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:2025-07-23 08:23

赵镈(1906年—1941年),又名赵林,陕西府谷人。192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,同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。1928年,赵镈任中共津塘特委书记,1929年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。几个月后,经组织营救出狱,继续在平津工作,任中共河北省委负责人。

1931年6月,中共河北省委秘书长郭亚先、军委书记廖划平等人被捕叛变,中共北方地下党组织,包括顺直省委即后来的河北省委、省军委、青年团省委及北平、天津市委,都遭到严重破坏,薄一波、刘澜涛、赵镈等300人相继被捕入狱。赵镈被捕后,敌人连续40天审讯,施用了各种手段,他始终坚贞不屈。后被转到北平陆海空副司令行营军法处,又经多次审讯,关进“北平军人反省院”,也就是有名的草岚子监狱。赵镈与薄一波、刘澜涛等在狱中成立秘密中共支部继续与敌斗争。1936年10月经组织营救出狱,化名王元,先后任冀东特委、津南特委书记。1938年秋调任冀鲁豫区党校校长。1939年1月,任中共鲁西区委组织部长兼党校校长、妇委书记。1940年4月,调任鲁南区党委书记。5月,党委机关进入天宝山区,与罗荣桓率领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会合。依靠地方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,建立了党的各级领导机构,统一了各地的抗日群众组织。此间,赵镈兼任鲁南军区政治委员,鲁南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。

1941年10月10日,伪军对鲁南地区展开“双十大扫荡”,党政军机关安全突围转移到沭河以东地区。20日,赵镈领导区党委机关驻银厂村休整,被国民党特务发现。27日凌晨3时左右,国民党顽军趁着夜色包围了银厂村,从西、北两面发动攻击。赵镈一直坚持在原地指挥,组织警卫连抢占有利位置,掩护大家突围。由于兵力悬殊,我军防线被突破,顽军冲进村内,用机枪封锁了赵镈的住所。赵镈带领两名警卫员、一名电报员突围。这时他忽然想起装着机要文件的皮包没有带出,欲返回住所将机要文件全部销毁。警卫员说:“首长,现在回去太危险了,还是让我去吧!”赵镈边跑边口气严厉地说:“你赶快向外突围,这是命令,不能有任何迟疑!”边说边把警卫员猛地向后推了一把,他的身影淹没在夜色中。

赵镈返回住处,刚拿到文件包,就听到顽军在院外的脚步声。他当机立断,迅速将文件点燃销毁。顽军冲入室内,赵镈不幸被捕。尽管顽军百般威胁、利诱、拷打,赵镈仍未暴露真实身份,后由于叛徒出卖,同时顽军通过一张合影证实了赵镈就是鲁南区党委书记。国民党顽固派想尽一切办法,软硬兼施,先以高官厚禄利诱赵镈投降,后对赵镈严刑逼供,用吊打、压铁杠、灌煤油等惨无人道的手段反复进行折磨。赵镈被关押20天,先后刑审10多次,每次都被打得死去活来,但他始终坚贞不屈,不仅没有吐露半点党的机密,而且怒斥顽军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、勾结日军进攻八路军的罪行,把敌人的审讯室变成了宣传抗日、宣传革命的讲坛。

国民党顽固派见从赵镈身上得不到任何东西,便对其下了毒手。敌人将赵镈秘密押出村外,带到九女山村旁的西河岸边,制造了“银厂村惨案”。赵镈面对葬身的土坑,从容不迫、义正词严地说:“请记住,共产党人是杀不绝的,死了我一个,会有千千万万个人站起来,抗战一定会胜利,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!”最后,他高呼口号,英勇就义,年仅35岁。

(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)

责任编辑:魏捷

上一篇

下一篇